發布日期:2017-6-26 14:32:29 作者: 來源:
天然氣管網設施運營企業在管網設施有剩余能力的情況下,應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平等開放管網設施,提供輸送、儲存、氣化、液化和壓縮等服務。北京燃氣在互惠互利、充分利用設施能力并保障現有用戶現有服務的前提下,按簽訂合同的先后次序向新增用戶公平、無歧視地開放使用天然氣管網設施。
考慮到向第三方開放條件不成熟,公司間壁壘難以移除,建立第三方核準機構,公平平等對基礎設施剩余能力驗證?紤]到基礎設施剩余能力不透明,下游用戶難以核算,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建立第三方獨立認證機構,公開平等核算油氣管網設施輸送、儲存、氣化、液化和壓縮剩余能力。
建立公開透明的油氣管理運行發布平臺
根據《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實施辦法》,我國管道互通互聯,向第三方開放。建立運營體制并不能完全解決基礎設施剩余能力的利用,各設施的運營狀況只有運營主體自身掌握,第三方無法獲知,需建立公開透明的油氣管理運行發布平臺,該平臺應涵蓋所有存在富余能力的基礎設施,運營業主允許第三方準入的條件和費用,運營業主的相關聯系信息。第三方應根據自身需要與運營業主進行具體商議。由于基礎設施在運營狀態中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運營業主應根據自身基礎設施的運營狀況向平臺提供最新數據,平臺對公布信息及時更新。2002年中國能源網與北京燃氣集團合作成立了“北京恩耐特分布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恩耐特”來自于英文Energy-Net一詞,來自因特網Internet的啟示,意思就是“能源互聯網”。我們在2000年創建了中國能源網,對互聯網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們看到未來能源系統將會向互聯網一樣發展,由無數用戶側的各種分布式能源向互聯網中的個人電腦一樣,通過局域的微電網相互鏈接,就像互聯網中的局域網一樣,并與用戶需求的用能設備關聯形成互動,再由一個個局域的微電網相互鏈接,構成一個完全類似因特網一樣的互聯電網。
這種模式可以是電網,也可以是智能的天然氣管網,智能熱網、智能冷網。這些提供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系統將氣、電、熱、冷相互關聯,構成一個立體化的能源互聯網。而這個網絡需要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加以運營管理,構建了一個五維度相互關聯的能源網路系統。這樣的系統可以使每一種能源都實現最優化的供需平衡,達到最大的能效水平。同時,利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的靈活性,更多地容納不穩定、不確定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資源綜合利用發電供熱設備。
這一認識完全來自互聯網的啟示。互聯網界將國際歌中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英特耐雄納爾就一定要實現!”,演化為“全世界計算機鏈接起來,Internet就一定要實現!”,而我們進一步發揮成為“分布式能源鏈接起來,可持續發展就一定要實現!”當初的設想與今天很多人談論的能源互聯網幾乎沒有什么變化。新奧將這一設想從供應側給出了另一個名字:“泛能網”。國家能源局規劃處處長劉建平博士更傾向稱其為:“智慧能源網”。因為,這樣一個能源互聯互通互動互助的系統是因地制宜、因需而設、就地取材、就近供能、自下而上、參與互動的多元化多維度系統,與資源條件和用戶需求高度融合,并最大限度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參與感,完完全全來自互聯網的智慧思維;ヂ摼W給今天的社會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它既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也改變著我們的消費習慣。這種變革之深入,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技術;ヂ摼W為什么會讓我們的生產和消費都發生改變?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互聯網整合了分散、復雜和海量的信息,變復雜、模糊的信息交換為簡單、透明,使信息更加對稱。
上述特點從互聯網最先顛覆的商業領域都已經看到。比如整合處理海量信息,馬云曾經說過,阿里巴巴一邊連著900萬商家,一邊連著近億客戶,作為連接這兩頭的“橋梁”,阿里不斷開發新的商業模式,通過淘寶、余額寶等獲得了利潤。試想,如果沒有互聯網,任何一家傳統商業企業要想把900萬個商家和近億客戶裝進來是不可想象的;ヂ摼W給經濟形態帶來的改變首先是減少了中間環節,使交易渠道扁平化,從而降低了市場交易成本。例如,網購的低價就是很好的證明;其次是互聯網降低了市場進入門檻并擴大了市場邊界,這一點在電商領域可以看到,該領域幾乎沒有門檻,人人都可以上網開店。所以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是具有“顛覆性”的,這種“顛覆”在商業領域已經發生。那么,它會不會也出現在能源領域呢?
目前來看,各方對于能源互聯網的認識并不相同,在如何發展能源互聯網上也沒有形成共識,更沒有出現一套系統、全面、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推進實施方案。能源互聯網雖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對于能源產業與互聯網產業來說,卻依然是一個嶄新的課題,能源互聯網的內涵到底是什么?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能源互聯網?能源企業如何扎實推進能源互聯網?入口又在哪里?
2013年以來,伴隨美國科學家里夫金《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的出版,能源互聯網概念在國內逐漸被炒熱。里夫金在他的新書中闡述了這樣一種觀點,在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第三次工業革命”將是互聯網與能源行業的“對接”,將能源供應、配送和利用從傳統的集中式轉變為智能化的分散式,從而建立全球能源共享網絡。他進一步設想,在即將到來的時代,能源互聯網將使全球所有的家庭、建筑、辦公室等變成一座座能源發電廠,除了自己使用能源以外,多余的能源則可以與他人分享,就像目前互聯網上的信息分享一樣。
我們可以基本勾勒出里夫金眼里的能源互聯網應該是:將可再生能源轉換成二次能源電力,通過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結合互聯網平臺技術,實現億萬人的實時能源互聯和共享。而在封閉甚至壁壘深厚的能源行業給互聯網尋找一個入口并非易事。
上一個: 北京燃氣 改表
下一個: 北京燃氣 過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