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7-6-24 14:02:56 作者: 來源:
互聯網和信息科技公司現在越來越關注能源消耗問題,北京燃氣原因是能源消耗在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中占比相當大,甚至超過50%以上的成本。此外,數據中心面臨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需要24小時的不間斷運作,確保電源供應的穩定性也是一大挑戰。
所以,在這兩個方面大家都很拼,比如蘋果在美國北卡萊羅納州建了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池板基地,為的就是供給它在當地的數據中心的用電。而中國在這方面很拼的典范就是中石油科技創新基地大數據能源中心,它是中國第一個利用分布式能源作為主電源的數據中心。
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IDC能源中心項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全國第一個采用冷熱電三聯供系統功能的數據中心,能源中心選用了5臺GE顏巴赫燃氣內燃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6.5MW。
冷熱電三聯供系統在解決成本和能源供應穩定性上有三個優勢:能源循環使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自發自用,提升能源可靠性;節能減排,降低數據中心的PUE(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具體來說,冷熱電三聯供為中石油數據中心提供全部電力需求,系統將發電過程中產生的余熱進行回收傳導至制冷設備,再為數據中心提供冷源。
不僅如此,像中石油這種位于北方地區的中心在冬天無需制冷,完全可以利用自然氣候制冷,此時數據中心還可以將廢熱收集后買個周圍的用戶作為生活供熱或熱水供給。1 天然氣儲量足夠用數十年。
過去十年,世界已消耗約30萬億方天然氣。今日,世界仍擁有30萬億方天然氣儲量,大于2004年的儲量值。毫無疑問,天然氣正處于上升軌道中,它是化石燃料中增長最快的一部分。
數據顯示,全球約一半的天然氣產出增量將來自非經合組織的常規開采,主要是中東及俄羅斯。剩下的一半來自北美頁巖氣。盡管美國頁巖氣發展處于領先地位,但實際上,中國、阿根廷與阿爾及利亞擁有更多的頁巖氣資源。我們特別看好中國的頁巖氣發展,未來20年,中國將大量產出頁巖氣。
2 天然氣是安全能源。
天然氣在改善各國能源供應多樣化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的預測顯示,到2035年, LNG或將取代管道天然氣作為天然氣的主要交易形式。此外,從歐洲到亞洲,再到北美,還有一系列重大管道項目正在規劃建設。所有的這些都正在塑造一個整合度更高的世界天然氣市場。而這樣一個市場對歐洲來說尤為重要。歐洲天然氣消耗量占全球天然氣消耗量的13%,其儲量卻不到1%。
歐盟致力于發展單一市場,因此只有與其他國家在天然氣管道建設方面展開合作,用管道連結各國天然氣市場,推動市場競爭才是正確的做法。此外,擁有更多的LNG再氣化裝置將保證歐盟在緊急關頭獲得額外的天然氣進口能力。
3 天然氣是可持續能源。
當前,碳排放治理水平跟不上全球氣溫上升水平,但通過政治意志與協同行動,這樣的現狀會有所改觀。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高效利用能源;二是用低碳能源取代高碳能源。即“節約”與“轉變”的問題。這里轉變并不意味著從化石燃料直接轉變為非化石燃料,而是從“煤炭”到“天然氣”的轉變。天然氣變得越來越重要,各國都致力于開發本國的天然氣多樣化。頁巖氣的增長意味著北美有望成為未來幾年凈出口國,為全球提供更多的天然氣。在這種情況下,建立一個更加一體化的全球天然氣市場對于歐洲來說非常重要,歐洲每年消耗世界天然氣的13%,但是它的儲量還不到1%。
BP公司首席執行官鮑勃·達德利(Bob Dudley)引用BP早前發布的數據預測,到2035年,液化天然氣將成為全球主要的燃料。更多的天然氣從何而來?目前大約一半的增長來自于非經合組織國家的傳統供應——主要來自中東和俄羅斯,另一半來源于北美的頁巖氣。他以歐洲為例強調了建立全球天然氣市場的重要性,但同時也是在提醒中國這樣需求快速增長的國家。
達德利明確指出,“相對其他國家來說,我們更希望中國在未來的20年生產出大量的頁巖氣,這樣就有足夠的能源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盡管美國一直致力于開發頁巖氣,但實際上美國的頁巖氣資源比中國、阿根廷和阿爾及利亞少很多。BP早前發布的2035能源展望報告稱,未來二十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35%,而其中95%的增長來源于非經合組織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這樣正在經歷快速工業化的國家。
上一個: 北京燃氣事故
下一個: 北京銀行 買燃氣
相關文章: